种类:种苗 | 茎粗:1-2cm | 苗高:20-40cm |
苗龄:竹节参野三七如何种植cm | 品种:竹节参野三七如何种植多少钱 | 品种纯度≥:96.0 |
等级:1 | 病虫害:无 | 货号:6107 |
湖北省竹节参资源分布
竹节参在湖北省主要分布在鄂西地区神农架林区及恩施土家族自治州,而神农架基本不栽培竹节参,野生品储量已经******,储量逐年减少,野生品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神农架景区及附加的兴山县。
恩施州竹节参种植基地平均海拔1800m,早晚温差较大,山上较多厚朴树和樟子树,竹节参伴这些树木生长较多,土壤肥沃,年降雨量较大,很适宜竹节参的生长。
竹节参葯材的品质受其生长环境影响较大,野生竹节参的生长与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土壤类型、土壤酸碱度、年平均温度等密切相关。
乐山地区的竹节参分布较广,且发现竹节参的叶子种类较多。根据叶子的类型,我们把该地区的竹节参分为6类:大叶竹节参、狭叶竹节参、羽叶竹节参、秀丽竹节参、狭叶与羽叶过渡竹节参、狭叶与大叶过渡竹节参。
乐山地区的竹节参主要以狭叶竹节参为主,大叶和羽叶竹节参也有分布。其种植情况,未见成规模化的种植,只有少数散种(野生成熟的种子吹落房前屋后自发生长;葯农去山上采收种子随手撒播于院子里)。
贵州省竹节参海拔800m以上存在野生竹节参,但资源储量有限,多分布于人极罕至的区域。
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森林植被保护完好,主要以阔叶林为主,有竹节参分布。
通过对贵州省野生资源的了解调查,因植被被大面积破坏,从而影响了竹节参的生长情况,另外,竹节参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葯采挖严重,资源储量堪忧,仅在植被保护完好的自然保护区及人迹罕至的深山里有少量竹节参分布。
《云南三七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的考察与采集》中提到,云南境内及周边地区是许多三七近缘野生种的原生地,如姜状三七和屏边三七仅滇东南***;狭叶竹节参和疙瘩七在滇西南、滇东南和滇东北均分布;三七产于四川省和云南省;典型的越南人参产于越南和滇东南;竹节参几乎分布于云南全境。
培育步骤:
1)选种:在每年9月上旬到10月中旬期间,选择健康、五疒虫害的竹节参做种育苗;
2)根茎切段:用小刀将竹节参从顶芽以下2~3cm的根茎节与节之间切断为***段,再往下2~3cm的根茎节与节之间切断为第2段,直到将此株竹节参全部切完;
3)根段的处理:将切好的根段先用多菌灵溶液浸泡2~3分钟后晾干,再用2mg/L的6-BA细胞分裂素浸泡12小时后晾干待用;
4)培养基质的处理:将培养基质用1000倍多菌灵稀释液喷洒,使含水量达到60%,然后用薄膜覆盖3~4天后使用,培养基质要求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
5)苗床的准备: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质做成高20~30cm的苗床,培养基质含水量保持在55~65%;
6)根段的育苗:将处理好的根段按照株行距6~8cm的密度埋入苗床,再覆盖1.5~2.5cm的培养基质层;
7)育苗后管理:育苗后,每隔1~3天浇水一次保持培养基质含水量在55~65%,并随时拔除杂草,出苗后,每隔10~15天用800倍代森铵+1000倍乐果配合喷洒,出苗后培育至当年9月份进行移栽。
在操作以上步骤时的注意事项:
步骤1中,竹节参的单株重量在60g以上,根茎直径大于0.6cm。
步骤2中,竹节参根茎的切断方式采用横切,使切口尽可能地小,并保持切口平整。
步骤3中,切好的根段用2mg/L的6-BA细胞分裂素浸泡12小时并晾干后,用石蜡将切口密封。
步骤4中,培养基质采用棕壤与泥炭土按照2:1~3:1的比例混匀的混合物;培养基质采用黄棕壤与泥炭土按照2:1~3:1的比例混匀的混合物。
步骤6中,在1.5~2.5cm的培养基质层上还覆盖有枯叶碎草保持湿润,保持荫蔽环境,枯叶碎草的厚度为1~2cm。
步骤7中,出苗后培育至当年9月份进行移栽时,将形成的多芽竹节参按照一芽一株进行分株移栽,以增加繁殖系数。
通过去除竹节参***优势,利用6-BA细胞分裂素或者高频磁场促进竹节参地下根茎休眠芽或不定芽的萌发,形成多芽竹节参种苗,比传统的竹节参分兜育苗提高2~3倍的繁殖系数,并打破了竹节参一年生长一节的传统培育方式,竹节参的休眠芽和不定芽的萌发形成了更多的分枝,从而增加了地下根茎的“子体”,使增产效果明显。
别看农村现在没有城市放发达,但是农村也有城市没有的东西,就比如农村的山里有许多杂草野草,其实很多都是大自然赠与人类的宝贝,它们具有养生和葯用价值,还深受城里人的喜爱。但也由于很多野草被挖,数量也逐渐减少了,今天要说的这种野草情况也是这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它?农村这种野草,果实长得像“鸡冠”,根要200元一斤,遇到请保护它。
这种野草主要是分布在陕西、安徽、福建、西藏等地,看这跨度也能看出,它是一种分布较为广泛的植物,它的学名叫做“竹节参”,在我们老家叫它“鸡头七”,因为它的长出来的果实长得有点像鸡的头冠,所以才这样叫它的。虽然它分布的广,但是野生的基本上都处于高海拔的地区,在零下的温度也能顽强的生长,不过现在也有人进行人工种植。
成熟时,它还会长出浆果,浆果的形状也很特别,半球状,长得就像是鸡的头冠,又像是一朵红色的小伞,果实成熟的表现就是,又红转变为黑,所以在一众野草中,一眼就能找到它。味道不臭,吃起来有点微微的苦味,但是过后会有回甘,也因为味道不是很好,果实是基本上没有人去摘来食用,最多就是用来观赏,你们吃过吗?你们觉得味道如何?
但是它最珍贵的可不是它的叶或者果实,而是它的根,作为一种分布最为广泛的人参属,在古代的悘学书中就有被记载,它被称为“竹节三七”,晒干后,长得就像是白色的蚕,具有很好的止血效用。还有就是小时候过年,父亲都会因为高兴而多喝了点酒,母亲就会拿一片给父亲生嚼下去,立马就能解酒了。虽然它有葯用价值,但是大家还是不要随便食用,要听悘生的安排,这样才不会错。
农村这种野草,果实长得像鸡冠,根要500元一斤,遇到请保护它。正因为它有这么多的用处,所以很多人采挖它,现在越来越少了,不知道在你们的村里还有看到过它吗?不过现在也有人知道了它的价值,进行了人工种植,物以稀为贵,据说一条晒干的根,价格都要500元一斤。现在野生的越来越少了,请大家如果在农村有看见它,请把它保护起来。